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刘黎霞 广州报道
(资料图片)
“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了“万亿级”蓝海。作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广州黄埔跑出“加速度”,力图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和产业发展前沿。
6月21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2023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动工签约活动举行,动工、签约项目共166个,总投资约2015亿元,达产产值(营业收入)约2472亿元。其中,有28个是新型储能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55亿元,预计达产产值约812亿元。
当天,该区发布全国经开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区县级“新型储能”专项政策,全力推动该区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依据政策,对新引进、固定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最高给予1亿元扶持。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市经济发展增长极,其工业产值占广州制造业四成比重,被称为广州“工业一哥”。
受访专家表示,在新能源全产业链完备的优势基础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从引进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中下游重点企业与项目来切入,有助于产业铸群成链、传统产业变革迭代,以“万亿制造”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势必将为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百亿大型光伏制造业项目开工
今年以来,广东省明确提出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在广州建设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和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
在新型储能产业版图中,光伏是重要赛道。在当天开工的TCL中环广州项目(全称:TCL中环25GW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新建项目),由硅片龙头TCL中环投资约106亿元建设,主要生产G12 N型TOPCon电池,计划2024年建成投产,预计达产产值160亿元。
TCL中环广州项目是广州引进的首个大型光伏制造业项目,也是广州开发区今年引进的又一个“双百”(投资百亿、产值百亿)项目。新项目位于广州开发区永和片区,和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t9项目”)毗邻。
作为TCL科技下属上市公司,TCL中环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单晶硅片出货商,在210mm大硅片和叠瓦组件相关的技术和生态领域具备优势。此次在广州建设的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将导入其研发的具有差异化技术路径的N型G12 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电池技术。
(TCL中环广州项目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目前,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的大环境整体向好,行业需求不断增加。”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介绍,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国企业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升级,一方面保持过去建立的行业地位,另一方面还要去创造更大的产业竞争力。
“广州开发区是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我本人及团队十分乐见TCL中环广州项目落户广州,落户开发区。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努力打造成为现代化高端光伏制造标杆工程。”李东生说。
据介绍,N型TOPCon电池是国内目前领先的光伏电池产品,具有转换效率高、弱光效应好、载流子寿命长等特点。同时,该项目还将提升柔性化制造能力,兼容生产230mm、218.2mm、210mm、182mm等市场主流规格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差异化、客制化产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集团董事长黄宏生也现身会场,“彩电三巨头”、昔日的大学同学,从彩电行业来到新型储能赛道,在广州黄埔再次“会师”。
“创维从创立以来就非常看好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发展,2007年就在这里投资建设了彩电工厂的华南总部大楼,2018年又在中新知识城投资了40多亿元,建立了创维智能产业创新基地,年产达到1000万台以上。”黄宏生介绍道,创维2023年新能源业务的营收预计会达到250亿元以上,将会加大在广州开发区的投资力度,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贡献企业力量。
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加速聚集
“双碳”背景下,各地政府都瞄准了细分赛道积极招商,欲建设具有竞争力的新型储能产业制造集群。
黄埔区、广州市开发区投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TCL中环广州项目从洽谈到落户仅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从签约到开工也仅仅两个月。在此之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引进的另一新型储能百亿级项目——孚能科技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已于今年1月启动。
在行业龙头的带动下,新型储能产业正在成为黄埔发展的全新增长极。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国家能源局明确支持建设的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当下,黄埔正持续引进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中下游重点企业与项目,全力打造广州市新型储能核心区。
此次集中动工或签约的新型储能项目中,智光储能计划总投资20亿元,动工新能源与高效变流技术产业化二期项目,开展级联型储能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业务,预计达产产值30亿元。广州供电局动工广州电氢一体化低碳示范项目,助力黄埔湾区氢谷建设。拉普拉斯新能源有限公司动工光伏及半导体设备制造基地项目,将填补国内高效光伏电池高端装备技术领域多项空白。
当天,该区还发布了全国经开区首个、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区县级新型储能专项政策,
依据政策,对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千万以上的优质项目,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给予扶持,单个项目最高1亿元。对在政策有效期内落户本区,在本区租用办公用房、厂房且自用的,年产值达到5000万以上的优质企业,给予50%的租金补贴,单个企业每年最高50万元。
据悉,在政策有效期内,未来该区每年遴选不超过10个示范应用项目,每个项目最高给予20万元扶持;每年遴选不超过3个新型储能示范园区,每家最高给予50万元运营扶持;每年遴选不超过10个先进计算、工业软件、智能集成、智慧运维系统等产品,单个产品每年最高给予20万元扶持。
培育产业生态圈,依托龙头企业、重要科研机构的战略科创平台可发挥乘数效应。
据悉,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现有储能产业创新平台16家,其中包括国家智能电网输配电设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国家级5家。
由南方电网数字电网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能源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活动当天签约加盟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能源创新平台“阵营”,打造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
目前该区已构建“1+1+4+N”新型储能产业体系,即1个专项扶持政策、1个引领性创新中心、4个新型储能专业园区、N个全链条重点企业与项目,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产业创新高地。
同时,为做好土地要素保障,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目前已划定4个新型储能专业园区,总占地面积超8000亩。
“万亿制造”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发展思路下,今年以来,大湾区一批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开工建设,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新型储能等产业是其中重中之重。
此次参与黄埔动工和签约的项目以产业项目为主,共128个,占比76.6%;计划总投资约1769亿元,占比86.5%;预计达产产值、营收2417亿元,占比97.7%,除新型储能项目外还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前沿领域。
当天签约落地黄埔的“百亿级”项目——创盛-超威环保数字化废旧电池运营和回收平台项目,将打造成数字化监管和运营平台。其产业投资公司淘石金投管理合伙人关恒锋表示:“之所以选择落地到黄埔,是因为看重这里优秀的营商环境、高效的黄埔速度和智能制造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黄埔区树立‘万亿制造’的目标,为促进氢能行业规模化、市场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鸿基创能首席技术官、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介绍,黄埔已聚集超过40家氢能上下游企业机构,设立总规模50亿元氢能产业基金,示范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近300辆,一条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以区一级名义推出‘新型储能’专项政策,在全国罕见,在大湾区尚属首例,以“万亿制造”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势必将为发展注入全新动能。”长期关注新能源、新型储能赛道的高工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胡锋评价道。
在胡锋看来,广州发展新型储能有诸多优势,作为一线城市,广州经济实力强,广州开发区无论政策还是资金支持力度很大;新型储能最大应用端在电力侧,南方电网位于广州黄埔,在推动电力侧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储能赛道中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技术壁垒都特别高,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教育高地有创新资源优势。
“电力侧储能建设成本较高,业务庞大,商业化模式目前还不够清晰,广州的城市能级决定其商业化模式有可探索空间。”胡锋建议,在储能商业模式上,广州开发区可以支持企业多做探索,比如推广储能示范项目,做些集中式储能电站,引入大型金融机构共同开发;学习宁德时代的“电池银行”模式,吸引更多社会成本,共同分摊投资成本;在丰富应用场景方面,让开发区制造业用电大户做些储能推广,让其享受到因储能效应带来的能耗成本节省。
“新型储能市场的范畴很大,只有应用端做起来,公众才能对储能有更多认知,多方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让各参与方获益,才有可能把市场做起来。”胡锋总结道。
标签: